【注解】
附子是一种常用的有毒性的中草药,所以使用时要谨慎。
【化学性状】
附子中含有多种生物碱,其中最主要的是有剧毒的乌头碱,在稀酸或沸水中,乌头碱可水解为乌头次碱、乌头原碱,其毒性逐渐降低。
【药性功效】
附子味辛,性大热,有毒,通行十二经,具有强心回阳、温里散寒、助阳行水、补火、止痛和局麻等功效。而且附子对垂体——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,还能兴奋迷走神经而具强心作用。
【宜食】
阳虚、风寒湿痹、四肢厥逆、脉微欲绝的阳症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。
【忌食】
附子不宜与鼓汁一起食用,主要是因为豆鼓气味苦寒或咸寒。而附子则是大辛大热的药物,为温里回阳药,两者药性相反,同时食用会降低药效。
【文献参考】
《本草纲目》:“附子、乌头天雄忌鼓汁,稷米。”“稷米甘寒,益气退热,凉血解暑。”